交强险先行赔付是什么意思
交强险先行赔付是什么意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险公司提供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来对事故进行赔偿。其中,交强险就是一种最基本的保险种类。但初期,因为交强险理赔难的问题,交强险的优势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引入了交强险先行赔付制度。
什么是交强险先行赔付制度
交强险先行赔付制度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故双方均系依法持有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所有人或驾驶人时,被保险人在基本机动车交强险范围内享有领取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标准赔偿金额的权利,无需等待事故责任认定的结果(但称为先行赔付并非真正滴单方面先行赔付)。
交强险先行赔付适用场景
交强险先行赔付制度适用于以下场景:
- 双方当事人均持有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并已支付保险费的情况下;
- 双方当事人在事故中均系被保险人;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争议不大,或者交警部门已做出认定;
- 所受损害的人或者其法定继承人、代理人同意被保险人申请先行赔付。
交强险先行赔付的优缺点
交强险先行赔付制度的优点在于:
- 保证被害人能够及时得到补偿,减轻被害人受到的经济损失;
- 可以加速案件的审理,减小司法资源的浪费;
- 有益于当事人的协商调解,推动双方解决纠纷。
同时,其缺点也比较明显:
- 可能存在恶意索赔的情况;
- 可能阻碍当事人就责任认定的问题协商达成和解;
- 可能会不公平地先行赔付。
交强险先行赔付的流程
首先,当事人需向保险公司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被保险机动车的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等资料并保证获得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所有方都同意接受交强险先行赔付。其次,保险公司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如无问题并通过资格审查后,会向申请方提供赔偿金。最后,当事人需签署赔偿协议并退回相关证件后,方可领取款项。